寺院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绮丽变幻
寺院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绮丽变幻
时间: 来源:闽兴福石业 浏览:734
在中国,“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背着佛教经像至洛阳,下榻的就是当时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而后,朝廷为两位高僧搭建馆舍,名为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寺庙由此诞生。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后世延续以“寺”作为佛教建筑的通称。

印度最早的寺院是佛陀在世时设置的各类精舍。当时印度佛寺的形制大多是在中央设方形佛塔,外围设僧房,佛塔内设佛龛。以塔为主,包含讲堂与精舍。

(图片来源:上海东海观音寺)

受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响,中国佛教建筑最初的寺庙也是将佛塔放在中心位置。据《魏书·释老志》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阁,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官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一。”白马寺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方木塔,周围建有殿堂、廊门。

(图片来源:杭州永福寺)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取得巨大的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形象地描述了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的兴建。作为当时洛阳最大的寺院永宁寺,为了突出佛塔的重要性,其形制依旧是“前塔后殿”。但值得一提的是,永宁寺在布局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方式,殿堂也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方式来建造的。

随着佛教的兴盛,许多王权贵族将自己的家宅改建为寺院以便供养,这种情况下,印度佛寺的形制便不再适用。随着私宅改建的数量增多,寺院的形制先是殿、塔并列,之后又变为以佛殿为中心将塔立于院外。此时,佛塔已不再作为寺院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而寺院建筑由以佛塔为中心演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过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图片来源:南京方山定林寺)


此后,随着佛教思想中国化在唐代逐渐完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阐释佛教内涵,成为当时的文化主流。建于贞观二十二年的西安大慈恩寺,便是先将佛殿建造好,而后再于寺院外建造大雁塔。这说明,此时的佛塔已不再是寺院的主体,而成为列在寺旁的建筑物。

唐代寺院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多用板门和直棂窗,反映出唐代建筑风格舒展朴实、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而这在之后的宋、元、明、清寺院建筑中并不多见。

随着佛教的迅速发展,到了宋代,佛教文化已广泛融入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宋代寺院建筑汲取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内容,布局则更加生动,充满生活化气息。寺院规模一般比唐代小,但较之唐代更为秀丽且富于变化,出现了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例如河北隆兴寺:寺院前殿后阁、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院落空间时宽时窄,随寺院建筑错落而变幻。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大加赞赏:“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到了明代,佛教已完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寺院建筑逐渐采用官方宫殿式建筑模式:以大雄宝殿为主体,中间以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规模都较为大;次要建筑则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规模较小。这种形制之后被清代所采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寺院不仅是提供佛教活动以便弘法的场所,也是大众了解佛教文化、发展历史的不二选择。寺院建筑作为佛教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变风格转变与佛教中国化过程相辅相成:寺院建筑风格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不断本土化而改变,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佛教中国化思想,为延续至今的中国佛教文化创造无限可能,而寺院的建筑风格在当今文化背景下也将进一步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不同时代的寺庙建筑之变化,是佛教文化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你会发现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行观其间,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身处其间,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平静、力量和心安,而且还给世人营造了个脱离尘世繁琐的一方净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石材宝或福建石业或scbston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cbstone.com。
2、本文章内容(含图片或视频及音频)由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行业资讯,不涉及盈利问题,版权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为非盈利平台,如有涉及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