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集汉代画像石墓,东汉巅峰时期的极品石殿
白集汉代画像石墓,东汉巅峰时期的极品石殿
时间: 来源:博客:都护在燕然 浏览:1134

 汉画像是汉代艺术的标志,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不可移动文物,艺术性最强的建筑类,石窟类几乎都是关于佛教的题材,而汉代石墓早在佛教东传之前,代表汉代传承的本土教的思想观念,不受佛教影响,尤为珍贵。


我之前参观过孝堂山和武氏祠两座地上的石祠汉画像实物,在山水美术馆参观过中国汉画学会来自全国近三十家成员单位的汉画收藏展览,共587组拓片,对汉画石像充满了好奇的敬意。以上的参观体验,都不及进入白集汉墓的那一刻,虽然只是一座很小的汉墓,仅仅27平米,戏称为2室2厅。


所谓的两室是男墓室和女墓室,小到仅仅放进一口棺材,两厅是门厅(前厅)和大厅,也是墓室的精华所在,两厅四壁没有留白,全是精美的汉画石像,排列有序,主题统一,构成汉代画像石在一座整体石墓中不可移动的位置标签,这是不可移动文物的灵魂所在,我以为与那些各级展览馆中收集的大量出土散落的汉画石像有无法比拟的区别,失去原始状态的位置信息也就等于失去了灵魂,这是一座有着灵魂活的极品东汉画石像文物(公元200年左右),让爱好者加速心跳的不可移动文物。


 白集汉墓有一个特点是墓葬整体由前祠堂和后墓室两部分组成,祠堂建筑虽然是残构件,但这种祠堂和墓室一对一配套的实物并不多见,著名的孝堂山和武氏祠并没有对应的地下墓室开放,这种对先人祭奠的建筑布局寄托着某个家族的所有信仰,同时也代表着汉代人社会的某个层面上的真实信仰。

汉代一个贵族家族祭奠先人的祠堂和墓室,完全超出仅仅对先人的祭奠的范畴,从石墓中二十四幅汉画石像的内容所见,足以成为见证整个汉代时期信仰的圣殿。这是汉代人以小格局见证大宇宙的范例。祠堂汉画石像从西王母到东王公,墓室汉画像从东面日出的伏羲到西面捧月的女娲,这种对人类起源和原始宗教最高神位的描述融入每个家族祠堂和墓室,反映出汉代社会普遍的信仰寄托在日常的祭奠之中,祠堂和先人坟茔的组合就是生存中最实用的信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间点,是在大量宗教寺庙没有出现之前,汉代人对祖先的祭拜寄托着人类社会的全部信仰,闪烁着朴素思辨的光芒。


白集汉墓的建筑细节也是很有特点的,首先是墓室建筑经过严谨的设计,所有石材经过精心的打磨抛光,没有画像的素面也是经过抛光处理,石条叠涩墓顶,大量应用石材曲面装饰效果,与其它石材建筑的粗放形成鲜明的比对。其中墓室中采用四处独立的石柱,四根石柱不重样,由最简单石柱到精美的装饰石柱,好像是故意展示石柱的加工应用的四种典型范例,建造者在炫耀技法。还有更让人惊呼的装饰技法,所有墓室中的墙转角边,根据墙边的位置都进行倒角的精心装饰,这是超豪华装修才有的标准,与四周画像石装饰形成统一的庄严效果。再有就是男女墓室墙踢脚的凸起弧度装饰,在烛光下显出优美的弧线,这些建筑细节显示出建造者高超的设计水准,不免联想起永远灭失的汉代地面建筑的样子。

关于白集汉墓中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说法不一,很多都是常见的题材,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地,其内容表述与画像石所在石墓中位置有关。石祠山墙是典型的西王母东王公的题材,与早期文章所说的墓男女主人公无关,在武氏祠中得到证实。网上说门厅画像是以“迎宾”为主题,我以为是展示“祭奠礼仪”,烘托祭奠气氛。


网上说大厅画像是以“仙界”为主题,主要是四面石梁的珍奇异兽的祥瑞图,我以为大厅重点应该是四壁分布的描述与人间平行的另一个世界的画面,这是汉代人眼中死亡后达到的另一个世界,除了人类起源伏羲女娲画像之外,都是逝者想带到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当然包括房子,豪车和各种人间的娱乐,甚至包括武器库和卫士,还有储藏室里的陪葬品,下一个轮回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男女墓室中唯一的画像绝不是表达夫妻恩爱,主题是辅首衔环,是通往另一个未知世界的大门,人生尽头的时光转换之门,祝愿投胎到好人家吧。以上对汉画像的解析仅仅代表个人臆想。


汉画像是一个庞大的题材,白集汉墓仅仅代表有位置标签的其中一例,解析汉画像需要专家的大数据分析,喜欢那个没有大型造像崇拜的年代,喜欢汉画像的光怪陆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石材宝或福建石业或scbstone.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scbstone.com。
2、本文章内容(含图片或视频及音频)由网络、报刊、新闻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行业资讯,不涉及盈利问题,版权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为非盈利平台,如有涉及侵权之嫌,请及时联系我们。